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139127002769098&set=a.988570391158094.1073742013.100000154267360&type=1
在財團法人天主教白永恩神父社會福利基金會支持之文生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與社區長輩分享「生活中的健康管理」,導引職能對健康的重要性。
由於文生社區據點和士林耶穌君王堂互動密切,平時就有長輩因為信仰聚集,也有不同信仰的長輩參與活動。來自士林區的學員族群非常多元,年齡分佈為五十至七十歲,過去工作形式有白領、藍領,教育程度有高知識份子至不擅讀寫,信仰含天主教、基督教、佛教、道教⋯等,可以在團體中學習到層次豐富的生命經驗。
族群多元化意味著課程設計的融合教育,檢視日常生活的職能分配時,有些學員書寫細節、有些著色、有些口述⋯講授健康促進相關知識時,需注重豐富的非語言訊息和清楚的語言訊息,圖像比文字更能被學員接收,對講師著實是不小的挑戰。
部份學員分享筋膜炎、高血壓、糖尿病⋯等病史,及發病、就醫、復健對生活的衝擊,勸勉其他學員注重健康,引發學員對自我生活型態的省思。改變動機因著不同年齡階段而有差別,五十至六十歲學員剛在熟悉退休階段,填完生活圓餅圖後,覺察到生活中運動、社交與志願服務不足,承諾即日開始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六十至七十歲的學員雖然大致明白健康促進的重要性,但既有的靜態生活習慣難以改變,希望被動配合外在資源的輔助,如:醫療、課程、信仰⋯主動性較弱。
光是距離僅幾百公尺的士林真理堂和士林耶穌君王堂帶領方式差異性就極大了,每一次以Lifestyle Redesign為基礎的健康促進團體,都會因為參與族群不同而需要客製化調整。期待從洛杉磯來到臺北的Lifestyle Redesign,可以經過持續的試驗、磨合,找到最適合華人文化的健康促進模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