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2日 星期一

[光合] 米世代,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954029517945515&set=a.323353044346502.98454.100000154267360&type=1



  上午在社會企業研討會中聽臺大社會系陳東升教授談到The Me Me Me Generation(米世代;年輕世代),對年輕世代產生一些新的觀察角度。

  美國時代雜誌在2013年5月曾勾勒出米世代的圖像是:自戀(Narcissistic)、懶惰(Lazy)、自利(Selfish)、主張權益(Entitled)。統計數據顯示,現在20歲年輕人的自戀型人格障礙比65歲以上的上一代在20歲時高出近三倍;在1992年,80%23歲以下的年輕人希望未來能承擔責任較大的工作,到2002年卻只剩下60%;40%的人相信無論表現優劣,都應該每兩年就升遷一次;60%的米世代族群在任何情況下都認為他們是對的;年齡介於18-29歲的族群,有更多人選擇跟父母同居而不是配偶。

  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在1910年代,只有少數人能就學,多數人的社會互動經驗來自家庭和工作場所;年輕世代(Millennials)則是一出生就處在科技發達和資訊流通的環境,生活上無時無刻都經由網路受到同儕影響,對外在世界的圖像較上個世代成熟、完整,因此造就年輕世代勇於挑戰傳統,不斷尋找較新且較好的方法,可以個人能力運用資訊改革與龐大組織抗衡,著重獲取新的體驗勝過物質上的需求。臺灣社會企業像是:天空的院子、魚麗共同廚房、社企流和好伴,都是年輕人積極創新、資源匯集、社會實踐及跨界連結的成功例證。

  觀摩臺灣年輕人所創辦的社會企業,深深被年輕的生命用心關注並積極解決社會議題所感動。對應到Maslow的需求層次,或許代表了臺灣人漸漸從溫飽階段的生理、安全需求,小康階段的愛與歸屬、自尊需求,走向富裕階段的自我實現和靈性需求。因此對於基本需求已滿足的年輕人來說,我們需要很早開始引導其思考自我實現的途徑,著重在志業中獲取生命的意義感大過於工作中的物質所得。

  用上一代的觀點看待年輕人,可能會觀察到自戀、懶惰、自私的特質;但從年輕人面對挑戰展現出的核心價值,則可以看到樂觀、認真、務實。在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社會企業努力營造「共好」時,或許也是臺灣社會進步的展現,期待時代雜誌對年輕人下的評語「They'll save us all.」會在不久的將來逐漸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