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4日 星期一

[漂流] 各國社運樣貌,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41918225823312&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relevant_count=1



  課餘談起這幾天的臺灣學運,同學們除表達關心,也討論了自己國家近期的社會運動樣貌。

  阿根廷自2001年起經濟逐漸惡化,曾有上百萬名破產中產階級和失業工人階級街頭暴動,在三個月內更換五位總統,人民至今仍難以信任任何政黨,民心惶惶不安。同學擔心存款隨時會變成泡沫,甚至被限制不允許匯款至國外。

  目前仍深陷危機的委內瑞拉,由於嚴重的通貨膨脹、物資短缺和犯罪猖獗,數百萬名大學生發起的反政府示威活動已月餘,每日因武力鎮壓造成的傷亡難以計數,政府對國內外更是強制封鎖訊息。

  印度受甘地不合作運動影響,其「非暴力」及「堅持真理」的思想遍佈所有政治和生活領域。然而,面對貧富差距、政治腐敗、種姓制度和宗教、文化多樣性所構成的極度複雜體系,社會運動仍不易撼動掌握國家權力的執政黨。

  自2010年12月起的「阿拉伯之春」是阿拉伯世界近期最大的革命浪潮,阿拉伯各國普遍採用不平等權力的獨裁統治,導致權益受到侵害的民眾走上街頭要求推翻專制政體,雖然阿拉伯世界的社會活動近年來相較活躍,且已推翻四個國家政體,但仍受制於狹隘的民主空間而侷限其活動規模。

  一句「你生活好嗎?」是2013年引爆韓國社會壓力的導火線。在極不透明的政商勾結下,韓國政府以民營化為由變相將國家資產轉賣給財閥,財閥的經濟壟斷促使薪資水準下降。年輕人面對學業與工作惡性競爭的巨大壓力,卻未得到政府承諾的豐厚未來,絕望地群起抗爭表達不滿,然而走向獨裁的政府逐漸操控網路,人民也失去在網路上討論政治問題的信心。

  在政府與民意動態平衡的過程中,衝突或許是必然的,但願透過不斷的省思、對話與交流,臺灣人民的福祉可以取得真正的勝利。

--

  一位韓國同學看到國際媒體報導臺灣學運後,主動致上溫暖的問候,但隨即認真地說:「我們抗議會用汽油彈,你們有考慮嗎?」「呃⋯應該不會,臺灣人主張和平。」各國國情果然不同⋯

圖片來源:http://wwww.lovefood.c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