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2月8日 星期日

[光合] 科技牽起隔代情,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原文出處: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43621785652954&set=a.464978406850631.124262.100000154267360&type=1



  最近因為事業需要,為了解大陸產業現況,時常用iPad看「央視影音」。
  
  今天中午全家聚餐,眼尖的阿公意外發現電視上的簡體字,對大陸頻道感到很新鮮,跟著坐在電視前認真讀完一則又一則央視新聞,連看廣告都很仔細,偶爾看到臺灣、福建就興奮得不得了。
  
  眼見阿公濃濃的鄉愁,這才想起平時所謂的「對岸」,其實是阿公的「老家」。阿公18歲來臺旅遊不久,正巧遇到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原抱著輕鬆的心境離家一下下,卻瞬間被迫離鄉背井了大半輩子。
  
  在人生地不熟的臺灣,幸好閩南語也通,溝通上不致太困難,遇到有省籍情節的激進人士,阿公相似的文化背景,使得兩方都可調停。
  
  有限的預算很快就花完了,面對生活中諸多嚴苛挑戰,阿公非常打拼,時常兼了好多份工作,從打零工、做小生意到南僑的業務主管。經濟上雖漸入佳境,卻絲毫沒有改變阿公節儉的習慣,平時極盡省吃儉用,只要一有餘裕就會寄給福建的老母親,彌補不能在身邊盡孝的遺憾。
  
  到了適婚年齡,事業穩定的外省阿公娶了美麗賢淑的本省阿嬤,生下一窩可愛的「芋仔蕃薯」,就此在臺灣落地生根。今年阿公86歲了,福建生活僅佔人生的五分之一,那些片段記憶卻始終在心中珍藏。「大陸尋奇」是阿公最愛收看的節目,映入眼簾的熟悉景物總讓他感覺和家鄉保持聯繫,也總有感而發嚷著要帶我們回老家看看。
  
  老實說,對於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臺灣之子」,再怎麼嘗試同理,能對阿公懷鄉的心情感同身受的程度很有限。認同差異帶來的數十年疏離,在這一刻,因網路資訊的流通,彷彿又把我們的關注從不同面向重新繫在一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