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7日 星期日

[光合] 甜蜜家園蜜瓜農場身心靈露營,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228連假的每天都在辦協會活動,為了讓小福寶在媽媽忙碌中也有父母陪伴的精心時刻,感謝農場主人讓我們在隔天合作的「甜蜜家園蜜瓜農場」露營一晚,無論是身心靈都有很大的收穫⋯

  聆聽農場主人吳誌成大哥和朱平芳姊談人生的輝煌與失落,透過返璞歸真的生活整合自己,珍惜真正有價值的人事物,實踐愛的互助合作⋯心裡有很多感動與相應。

  我們的靈魂由衷渴望的是什麼?哪些是他人的期待,哪些是自己真正想成為的模樣?這個當下,我的感覺和情緒是什麼,它們和什麼有關聯,要引領我去哪裡?⋯有好多好多重要的問題要回歸中心,時刻詢問自己:「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2/27(日)一早,和協會的爸媽與孩子們採摘自然農法栽種的玉米和玉米筍,不施農藥與肥料自然放養的農作物,特別的強健有能量,孩子們愉快地在玉米田裡遊戲、穿梭,以玉米鬚當作線索尋找綠油油的草葉間玩捉迷藏的玉米,或是揮舞長長的玉米梗假想自己是帥氣的戰士⋯在大地母親的懷抱中自然展現專注力和創造力,是一幅好美的畫面。

  回到農場精心佈置的共享空間,我們從誌成大哥的解說中了解哈密瓜需要的細心呵護和農人看天吃飯的辛苦耕耘,品嚐在地鮮甜的玉米與紅蘿蔔湯,感受簡單烹調的天然美味。

  農場則像是孩子們的遊戲場,認真幫玉米剝皮、蓋紅蘿蔔印章、乘坐超巨大的曳引機⋯農家日常在孩子們眼裡都相當新奇有趣!

  透過體驗人與自然共生共榮的美好,我們再藉由雙方的討論與交流,與協會爸媽一同思考可以如何推廣親子家庭對食農教育的認識,進而在生活中友善人與環境,讓孩子們擁有永續的未來。

  謝謝甜蜜家園蜜瓜農場主人們的溫暖關照,讓我們感受到對人和土地的愛,那些歷經巔峰與幽谷的歲月所積累的智慧傳承,更是無價至寶!願我們與孩子在接下來的日子裡,繼續把這份愛的體悟像漣漪般擴大,關懷自己、他人與世界。














2022年1月15日 星期六

[光合] 下營親子英文走讀公視公民記者影片紀錄,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從2021年10月至今,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和曾文社大、北門社大合作多場結合在地走讀的英語學習營,走遍了台南溪北的佳里、學甲、將軍、麻豆、下營、官田...等地,即將到來的西港、七股、北門、六甲英語走讀也正緊鑼密鼓籌備中。

  即便活動地點是很多爸爸、媽媽從小成長的環境,當我們跟隨在地達人的導覽、以雙腳仔細閱讀著這塊土地時,才發現家鄉有許多美麗而陌生的人文、歷史、地理、物產...需要好好珍惜,每一場走讀都是與孩子的尋根之旅,把對「家」的了解真正刻畫在生命中。

  還記得當年在美國留學的時候,無論是課堂上或日常交流時,經常要用英語介紹台灣,卻常因為英文不流利和對家鄉的不熟悉,常不知道從何開始說起。在教育部的全齡英語計畫,引導了我們以「越在地、越國際」的思維來設計每一場走讀,在深入探訪生活周遭的故事後,我們穿插簡單英文的教學來連結對在地的了解,或許有一天,孩子們有機會和外國朋友介紹他所愛的台南時,能夠流暢地表達家鄉之美。

  很謝謝曾文社大的用心安排,和公視新聞公民記者洪煥喬的深度影片紀錄,將下營場的寶貴畫面留存下來,作為這一系列英語走讀活動的側寫。我很榮幸可以與許多努力實踐人生價值的伙伴,一起為下一代的教育耕耘,期待我們每一個更好的明天。

公民記者版:
https://www.peopo.org/news/569183



公視新聞版(1/23(日)10:57-11:00播出):
https://www.peopo.org/news/570008

2021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光合] 「我要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的人生選擇」期末報告,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2/21(二)是「我要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的人生選擇」,成大職能治療學系大一學生的期末報告,同學試著以Lifestyle Redesign的概念設計治療團體,目標在促進對生活的覺察與誘發行為改變。

  由於大一學生還沒有學習過團體動力和團體帶領技巧,單純憑著先前團體治療示範的印象,和對Lifestyle Redesign結構的初步了解來為全班同學設計治療活動,原本教授們和我對大一學生的合理期待僅是高中生的進階,還沒有到準職能治療師,但學生們意外地很有洞察力,在親身體驗團體治療時,學生設計的提問確實讓我們對生活有所覺察和引導改變,參與的師生都很有收穫。

  第一組同學的團體治療目標是「自信」,在活動中邀請全班師生以「羅森伯格自信量表」自我評估自己的自信程度,分享提升自信的方法,並且請大家省思:自己過去和現在有自信的地方,觀察有哪些一樣或不一樣,以及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這幾個問題讓我思考了許久,過去到現在關於自信與自卑的生命片段不斷在人生跑馬燈中浮現⋯

  我發現過去我有自信的部份是:「能夠快速掌握細節和系統脈絡、臨床推理以及治療成效」;現在有自信的部份則是:「將每一天都活得有意義和價值」。

  這兩個直覺反映的答案讓我很驚訝,原來這幾年看待自我價值的角度不同了,再仔細探究為什麼會有這些差異?原因可能是:「生活中的體悟與歷練、與許多謙虛有智慧的前輩深度交流」。

  仔細想想,從都市移居到鄉鎮的生活不知不覺改變我很多——從「自我」到「團隊」、從「競爭」到「共好」、從「索取」到「付出」⋯不只是自信,其實還有好多可以探究的,學生提出的問題真的很棒!很推薦大家也可以想想看。

  第二組同學的團體治療目標是「時間管理」,引用「時間管理進化論」來討論「備忘時代」、「計劃時代」、「效率時代」和「價值時代」,提醒大家有意識地管理時間,並將時間優先運用在有價值的事物上,是很有意思的探討。

  在用表格自我盤點這一週行程的輕重緩急時,我突然發現極為忙碌的年底,有很多事情是臨時加進來的,之前都是即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但長期計畫的進度反而一直被耽擱,要好好調整一下做事的優先順序了!

  大一學生的團體帶領雖略帶青澀,但很具啟發性,在短短40分鐘的團體治療內,就能帶給大家當頭棒喝的自我覺察。在還沒進入大二到大四專業課程前,大一學生就能展現出優秀治療師的潛能讓人相當驚喜!

  黃百川教授和我在課後的討論中猜測,可能因為相較生活中填滿基礎醫學和專業必修的學長姊,大一學生有相當程度的彈性時間和自主選擇,更能對生活有所體會與實踐。

  希望這門課程往後還可以持續下去,協助學生在大一就能於實際生活中感受到職能治療的價值,面對往後繁重的課業和見實習更有能量堅持走在專業成長的道路上。

  很感謝黃百川教授富有遠見的安排,也感謝學生給我教學相長的機會,期待後續四組團體治療帶來的啟發。

2021年12月8日 星期三

[光合] 與黃服賜博士漫談麻豆,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2/7(二)下午和黃服賜博士在黎明中學合作一場高一講座「臺南故事·真精彩」,是由在麻豆成長並在台北生活35年的黃博士與在台北成長及麻豆生活6年的我對談,聊聊彼此認識的台北都會和麻豆鄉鎮,同一個地區的跨時空交會,真的很有意思!

  呼應黃博士台大地理所的背景,這是我第一次在講座中用地理位置的角度談自己的成長歷程,從兒時在台北市松山區對民生社區的林蔭印象,及後來搬到生活機能良好的士林區公教住宅,於北一女和台大醫學院求學時則是在多間政府機關的中正區活動。想想還蠻有趣的,我的人生前半輩子其實都在小小的台北市區走跳而已,台灣還有好多地方值得探索,況且這個世界很大很大啊!

  從便利、競爭、創新的台北市區,來到自然、淳樸、慢活的麻豆鄉間,於我而言是巨大的轉換,有許多生活和文化衝擊要調適,剛開始確實常常很想回都會區的舒適圈,也會擔心孩子未來的教育安排。可隨著時間帶來的成長,我學會品味孩子在田野間的快樂童年、被溫暖互助的人情味所感動、進而與在地家庭、學校和社區一同攜手打造理想的教育環境。

  這段路途上,我與在地的互動越來越頻繁,從看見麻豆所沒有的、漸漸欣賞麻豆所擁有的、到與鄰里開創共同期盼的未來。原先的台北女孩彷彿生了根,和麻豆的關係越來越緊密了。

  在台北久居比我還長時間的黃博士,對松山區、士林區和中正區的發展脈絡娓娓道來,也詢問我在台北成長及居住台南時對麻豆的印象⋯讓我突然驚覺,我不只不熟悉麻豆,連對自己所成長的台北可能也沒那麼了解,相對於黃博士可以時間和空間維度來詳細介紹台北和台南,我只是草包一個!

  認識到自己的無知,引發我對家鄉的好奇,也感到孩子需要更認識自己成長的環境,豎起耳朵認真聆聽黃博士接下來精彩的台南故事。

  黃博士引經據典談及明鄭時期,麻豆原本是台灣主要的甘蔗產地,設有許多糖部,製成糖後,再由麻豆港輸出,為麻豆帶來近400年的繁榮。直到清康熙年間,先民從福建移植文旦到台南安定種植,而後到麻豆栽種,由於麻豆生產的文旦柔軟多汁而出名,地方人士將出產的文旦取名為「麻豆文旦」,「麻豆文旦」幾乎成了文旦的代名詞⋯

  在課堂上,我們還討論到麻豆龍喉穴出天子的傳說、西拉雅族四大社之一的麻豆社、荷蘭人、西拉雅人與閩南人的多元文化與信仰、麻豆三條老街的興衰⋯無論問到什麼,黃博士都能有問必答。對談間除了驚嘆黃博士的學識淵博,更能感受到麻豆其實有很深的文化底蘊,能住在這塊人文薈萃的寶地上,真的很幸運!

  隔天(12/8)下午,我們欲罷不能地與黃服賜博士及郭恆燕老師賢伉儷請教,三個孩子都在台北長大的兩位前輩,很能了解我在南北兩地的生活,溫柔地以鼓勵與支持回應台北女孩的麻豆歷險記,讓我這幾年的體會瞬間有被同理和療癒的感覺。

  由於我和老公最近忙到沒空整理家裡,家中四處都是孩子的玩具和創作,亂到無法見人,只好委屈黃博士及夫人在我們家三合院前席地而坐,幸好隨遇而安的兩位也能夠自在地侃侃而談麻豆文史,黃博士還用心自備珍珠板製成的簡報,為我們一家三口詳細解說。

  說起來,眼前這位曾任前台南市政府工務局局長、台中市市政府都發局副局長、多所大學休閒管理系、觀光休閒系系主任的大師,就這樣在我們家寒舍前講課,真是很不好意思,我心想著應該要邀請黃博士在華麗的大講堂為聽眾講授的!但黃博士不以為意,滔滔不絕地分享著家鄉「麻豆」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由於聽得癡迷的我們,還想要深入探索更多,獲得了黃博士親筆簽名的大作《柚鄉飄香——文藝復興在麻豆》,裡面詳細記載了麻豆的地理、歷史、藝術、文化資產,還可以掃QR code聆聽麻豆特色歌謠,當中承載了黃博士對故鄉滿滿的愛,而我們有幸可以傳承下去。

  與黃博士賢伉儷雖僅有短時間的交流,卻有非常多的省思和收穫,期待未來在前輩的引領下,我們和孩子可以對家鄉有更多的認識、關懷和付出。



黃服賜 博士

《現任》
麻豆文史工作室 負責人
黎明高中暨二林社區大學 講師


《學歷》
2000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博士
1982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 碩士

《教職》
2000 台灣首府大學觀光系系主任
2002 育達科大休閒系系主任
2004 宏國德霖學院休閒系系主任
2007 開南大學觀光系副教授

《公職》
1982 內政部營建署視察主辦國家公園與都會公園規劃案
1985 交通部觀光局風景區規劃隊隊長
2002 臺南市工務局局長
2011 臺中市都市發展局副局長;市長幕僚室參議兼陽明聯合服務中心主任

《出版》
2001 《來去麻豆——麻豆文化觀光導覽手冊》
2008 《虎頭山——綠的探索》
2017 《鄉土襲產與鄉村旅遊——新觀點新價值新願景》
2020 《柚鄉飄香——文藝復興在麻豆》

《觀光輔導》
2002 苗栗造橋觀光休閒資源調查、造橋觀光節一日遊路線規劃及推廣案;苗栗農民第二專長休閒農業培訓班
2005 情定苗栗客家庄休閒民宿新主張-南庄三灣竹南套裝二日遊
2005 新北土城桐花節系列活動-十大景點票選-校園自然步道解說系統建制-社區休閒服務
2008 桃園蘆竹登山步道調查;蘆竹區觀光資源調查與遊程及動線規劃設計案;行政院青輔會青年壯遊「蘆竹真美麗·走路戴斗笠」坑子外社套裝二日遊;桃園社大蘆竹外社一日遊路線規劃及推廣案;蘆竹坑口社區導覽解說培訓課程
2010 桃園在地行動大學籌備處-打造觀光城鄉輔導團專案經理種子培訓班
2015 蘆竹坑子溪休閒農業區暨大古山休閒農業區輔導案
2015 臺中文山社大、大坑社大、南湖社大跨區一日遊遊程路線規劃及推廣案
2018 臺中花博教育局「發現館」大甲溪主題輔導案
2015 臺南麻豆柚花藝術節套裝二日遊路線規劃及推廣案;曾文社大麻豆半日遊路線規劃及推廣案
2018 台首大麻豆繪本工作坊課程規劃暨講師。黎明高中「麻豆故事·真精彩」特色課程老師
2019 黎明高中暑假「鄉土體驗營」五天課程規劃暨講師
2020 臺南市麻豆區文化館「漂泊遊子柚鄉情詩畫個展」;彰化縣二林鎮圖書館「日久儒鄉是柚鄉詩畫個展」;臺中市立圖書總館「臺中結緣半世紀詩畫個展」。二林社大指標課程「發現二林之美」半日遊路線規劃及推廣案
2021 黎明高中圖書館「遊子心·鄉土情詩畫個展」。黎明高中「臺南故事·真精彩」彈性課程老師。台中市山線社大「山城觀光路線聯盟工作坊」三天課程規劃暨唯一講師

[光合] 生活型態介入方案於團體治療之應用——人際關係,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2/7(二)早上在成大職能治療「我要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的人生選擇」課堂上,帶領「生活型態介入方案於團體治療之應用——人際關係」,是繼時間管理、壓力管理、學習型態後,最後一堂團體治療示範課程,也藉機引導大一學生回顧這學期對生活變化的覺察。

  一開始的課前準備,我們請同學在紙上畫下自畫像並文字描述對自己的認識,暫時按下且以此作為伏筆。接著請大家小組討論對自己的人際關係現況描述和期待的人際關係樣貌,很多同學都表示:「現在和班上同學很熟悉了,希望可以拓展生活圈,認識不同領域的同學,來學習更多東西!」

  臨床實證方面,我們從哈佛大學1938年起長達80年的快樂研究開始談起,分享社交活躍及有意義與深度的人際關係對身心健康的益處,反面來看,霸凌會造成大腦前扣帶皮質(ACC)有接近身體疼痛(Physical Pain)感受的社會痛苦(Social Pain)(Eisenberger et al., 2003),青春期有被霸凌的經驗也會影響大腦的腹部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發育,導致日後重鬱症發病機率增加,可以看到良好的人際關係對人類發展的任何時期都是非常重要的!

  由於人際關係的品質難以量化,我們請同學盤點:「你需要的時候,有多少人願意幫忙你?」思索身邊可以運用的社交資源,以及「什麼樣的人,你會願意幫助他?」同學紛紛回應:「真誠」、「努力」、「可愛」、「願意幫助別人」的人。

  正好大部份的同學都提到「真誠」,我們藉由Holland 人格類型來探討「你認識的自己和他人認識的你是同一個人嗎?」,同學在圈選自己的特質,並邀請別人圈選自己的特質時,發現班上有8-9成的人眼中的自己和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完全不同的!(像是:同學一致認為「研究型」的同學,自我認知是徹底的「藝術型」。)

  有趣的是,為什麼我們以為大家很熟了,但其實還不夠熟?為什麼我們想要展現「真誠」的一面,卻又「表裡不一」?同學討論出幾個原因:相處的時間不夠長、大家除了一起上課外,很少有其他活動、我們只會展露一部分的自己、沒有機會談心⋯等等。

  那我們可以怎麼做來促進正向而深入的關係呢?這時我們請同學們拿出課前畫好的自畫像,跟小組介紹真實的自己。在同學的回應中,有人很驚訝眼前的朋友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很有興趣地提問,也有人大笑覺得對方完全就是自己認識的那個人⋯平常天天都會看到的同學,在紙上呈現的內心世界意外引人入勝。

  經過深度交流的同學一同發想還有哪些方法可以更認識彼此,如:需要更長時間的相處、互動時保持自然不必刻意、小團體的交心活動、課餘一起參與休閒、社團和志工活動⋯等,對即將同班四年的同學,同時也是最熟悉的陌生人,擬好關係促進的行動計畫。

  課程尾聲,我們帶領同學們回顧學期初9/28(二)的第一堂課中,Google Meet訊息欄中自己對生活現況的描述,並比較當時和此時此刻的生活差異。

  很多同學都還記得剛開學時自己身為大學新鮮人的緊張、興奮、充實,經過半學期的生活比較適應了,對生活的未知減少很多,緊張和興奮下降不少,取而代之的是非常充實的課業和明顯增加的壓力,但也有少數人始終保持著平靜或是放鬆的心境,是相當讓人佩服的境界。

  團體治療系列課程結束,接下來幾週的課程,換為同學們藉由團體治療實作及個別治療報告來展現對生活型態的領悟,讓我非常期待大一學生以職能治療修身修心的入門成果!

  陪伴我們一學期學習旅程的黃百川教授有感而發:「真想有更多時間好好帶他們,等他們長大,台灣OT會充滿希望!」

  此次我們也有線上跨海旁聽的貴賓,美國南加州大學(USC)職能科學暨職能治療研究所的臨床博士生(OTD)游舒閔回饋:「非常感謝學姊今日的課程,幫助我更加認識如何將Lifestyle Redesign的概念在台灣本土化,很欣賞學姊引導團體的動力,在自我探索的過程也收穫良多!」

  繼和林玲伊教授合作半學期每週4小時的大三課程「治療活動運用與實作」,與黃百川教授合作一學期每週2小時的大一課程「我要好好生活——職能治療師的人生選擇」,都是藉由長時間以Lifestyle Redesign為核心來設計的團體治療和個別治療。

  在具備專業基礎的大三學生和如同一張白紙的大一學生身上可以看到不同的影響——大三在龐大課業壓力下對職能治療價值有更多的省思,課程可做為大四實習前的心理準備,大一則在自由安排的生活中初步體驗職能治療對自己的幫助,期待展開未來的專業學習。

  Lifestyle Redesign是職能治療師的生活哲學和核心價值,很希望我們可以透過以身作則和積極傳承,讓更多專業伙伴協助社會大眾對生活有所覺察並產生正向改變!

2021年11月27日 星期六

[光合] 小福寶送媽媽鑽戒,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4y9m16d,小福寶捧著自己做的禮物,神秘兮兮地說要送給我,一打開來竟然是「鑽戒」!

  說起來,我好像沒有戴過戒指,當初覺得鑽戒有點妨礙日常操作,也因為貴重要小心保存,怕麻煩的我再三叮嚀老公結婚時不需準備鑽戒,買日常用品還比較實在。

  不確定小福寶是從哪裡學到的概念,他用鐵絲纏成亮晶晶的鑽石,繞在橡皮筋上,告訴我這是可以調整大小的鑽戒,這樣不管手指大小都可以戴,還可以當手鍊,接著輕輕地幫我戴上,很滿意地說:「這很漂亮,很適合妳,媽媽是我最愛的人,所以我要送給妳~」

  天哪!我人生第一個鑽戒竟是兒子送的!被捧著手套上戒指有被呵護的感覺,小子也太會了⋯長大後可能要提醒他不能到處送女生戒指啊⋯

[光合] 一家團隊合作完成線上講座,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士哲作為理事長的老公,經常要接下老婆臨時交辦的協會任務,還好逆來順受(?!)的他似乎很習慣各種救火。

  今天早上我們和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合作「人與大自然共好的綠能時代」講座,和關心環境議題的爸爸、媽媽討論怎麼藉由綠能帶給下一代更好的環境,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怎麼採取行動和提供孩子適齡的綠能教育。

  之前的線上講座都儘可能安排在小福寶上學去的平日早上,這是第一次辦在一家三口都在家的假日早上,黏踢踢的小福寶假日難得可以跟爸媽長時間相處,很想要和我們待在同一個房間。

  因此一家人緊急應變的分工如下:爸爸擔任主講人引導成員探討綠色能源、媽媽當場控及與談人、小福寶用耳機聽故事⋯

  原本擔心小福寶偶爾會因為有需求而吵鬧,幸好他除了聽到有趣的橋段大笑外,其他時候都是認真聽故事,讓我們的講座可以順利進行。

  一家人在合作上找到新的平衡,其實蠻有成就感的!而且是和許多關心下一代的家長探討孩子的生活環境,顯得相當有意義,很期待未來我們繼續與孩子一起從各種挑戰中學習成長!





【11/28(日)光電講座】人與大自然共好的綠能時代——農電共生

時間:11/28(日)早上9:30-11:30
地點:Google Meet
講師:黃士哲 博士
與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主題:人與大自然共好的綠能時代——農電共生
報名:https://forms.gle/UQFtHLvvi9dpgaUj7

內容:

  當你開車載著孩子經過農田、牧場時,孩子是否曾問過你上頭黑亮的太陽能板是什麼呢?究竟如何和孩子解釋農電共生與我們生活的關係,綠能發展對下一代的環境又有哪些影響?

  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需要很多的「能量」才能運轉,例如:燈需要電能、煮飯需要熱能、車子需要汽油⋯等等,但是在我們使用這些能量的過程,也可能為地球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因此,如何讓人們享受便利的同時減輕對環境的衝擊,是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越來越需要重視的課題,對下一代的日常生活更是息息相關。

  「綠能」是目前科學家最積極推動的解決方案,我們將在講座中介紹日常生活場域容易接觸到的綠能形式:太陽能、風力能、水力能、生質能、地熱能⋯等的發展狀況,並討論如何引導孩子關注環境與能源議題,真正落實節能減碳的綠色生活。

  本講座為科學家爸爸主講,治療師媽媽與談,聊聊夫妻倆對於農電共生的看法,以及如何引導孩子關心身邊的環境,11/28(日)早上歡迎您一起來與我們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綠能議題!

大綱:
- 什麼是能量?如何與孩子說明?
- 台灣發展的五大綠色能源-地熱能、生質能、水力能、風力能、太陽能
- 農電共生的益處與疑慮
- 如何引導孩子觀察日常生活的綠能設施?
- 我們可以怎麼落實節能減碳的綠色生活?
- 與下一代攜手打造更美好的地球

講師學經歷:

黃士哲 博士

《現任》
芙莉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創辦人兼執行長

《學歷》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 碩士

《經歷》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電機工程研究所 訪問學者
教育部頂尖大學研究計畫 海外協同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助理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尖端光電科技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矽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C設計工程師

《研究》
國際期刊及研討會論文60餘篇。

《專利》
為13項國內外專利發明者,包括:台灣、美國、日本、中國。

《教學》
曾於科技部、工研院、各大專院校演講,並共同指導23位碩士及博士從事光電/材料/半導體研究,目前指導4歲兒子從事日常獨立研究。

主辦單位: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2021年11月25日 星期四

[光合] 佳里延平社區野營,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1/27(六)一早就要帶一整天的佳里英文親子走讀,實在很擔心小福寶隔天睡太晚遲到,今晚乾脆直接野營在隔天上課的戶外教室⋯父子倆不到9點就呼呼大睡了,非常順利!

  感謝「台南市佳里區延平社區發展協會」姚志峰總幹事在事前籌備的大力幫忙,還有感謝已經很習慣並無奈配合我突發奇想的老公,延平社區不管白天或晚上,都是很舒服靜謐的好地方,期待明天和「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伙伴同心協力讓親子家庭有愉快美好且有教育意義的一天!

2021年11月20日 星期六

[光合] 心隨境轉,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年底各個合作單位都趕著把疫情期間順延的活動辦完,因此最近不管平假日,我不是在辦講座,就是在辦講座的路上⋯

  這個週末又是連兩天工作的狀態,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小福寶,其實心裡對他有點虧欠。平常加班我都是在家中的電腦前忙碌,小福寶則是在院子或遊戲室裡玩。

  雖然這兩天還是得辦公,我和老公提議嘗試轉換環境到海邊露營,看看能不能讓小福寶有放假的感覺,結果發現效果比預期中的還要好!即使我的空檔只有一點點,但因為海灘對孩子是很特別的情境,每個短暫陪玩都是有品質的精心時刻!

  晚上一家人聽著陣陣浪濤聲入眠,早上被蟲鳴鳥叫喚醒,到紅樹林步道探險、散步、餵魚,讓身心都完全甦醒。在人潮還沒湧現的觀光熱區從容地享用北門在地早餐後,我去北門圖書館準備演講,老公帶小福寶回海灘玩沙,等演講結束後全家會合,順遊至南鯤鯓代天府參與熱鬧滾滾的「2021鯤鯓王平安鹽祭」,最後心滿意足地回溫暖的家。

  我想起之前講授Lifestyle Redesign課程,讓學生覺察在教室、麥當勞、桌遊店以及草地野餐時身心狀態的變化,同樣是上課,因為改變了情境,而有截然不同的氛圍。就像這兩天原本只是在家加班的平凡日子,因為臨時起意的海邊露營,我們在自然生態圍繞中渡過美好的週末。

  感謝神隊友士哲協助我的生活實驗和支援育兒,也謝謝小福寶願意包容忙碌的媽媽,期待盡快結案後的假日可以全心全意陪伴家人!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光合] 小福寶是小幫手了,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4y9m4d,早上在總爺藝文中心辦理緬甸美食文化講座,邀請嫁給緬甸華僑的台南下營媽媽分享緬甸趣聞。

  小福寶可能是經常看我在拍核銷和紀錄用的活動照片,突然從小背包拿出他預先準備好的數位相機,認真地拍攝講者及活動細節,再拿給我看,詢問我:「還需要拍哪些照片?這些照片能不能用?」小大人的口吻和主動幫忙讓我好驚訝:他怎麼會想到媽媽辦活動要幫媽媽拍活動照片,還會確認案件內容?

  下午到北門的雙春濱海遊憩區,我們來到有著細軟沙灘的海邊,在海風輕拂下,我忙工作、他忙玩沙,看著小福寶專注地建造蓄水池和生態池,彷彿在進行一項大工程,就像平常在家玩樂高一樣全心投入創造力遊戲。

  不一會兒,忙到一半的我忽然發現小福寶竟然自己在淨灘,拿著小桶子撿了滿滿的海漂垃圾,還將中大型的垃圾集中在一起。好奇詢問他在做什麼,他說:「這片海灘很漂亮、也很好玩,有很多人在上面丟垃圾,讓我覺得很難過,想要讓它變乾淨。」要離開前,還依依不捨地表示想要再多撿一些垃圾,這樣有更多小朋友可以在乾淨的海灘上玩。

  以前常以為兒子是個小搗蛋,帶出門總隱隱擔心他又調皮闖禍,沒想到他今天自發的善行深深觸動了我⋯原來孩子不知不覺間就長大了,會對人、對土地自然地產生關懷,還可以當我的小幫手。

  隨時間越來越懂事的小福寶時常讓我既感動又欣慰,常常想要過生日的他,很快就要5歲了,孩子很期待長大,媽媽卻有點捨不得孩子長這麼快。

  願這些成長過程中的美好與良善,都能刻劃在我們的心裡⋯

[光合] 海灘上的辦公室,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瘋狂工作又要兼顧育兒的年底⋯把辦公室搬到海灘上吧!



  特別選鄰近隔天親職講座地點的海邊露營,透過轉換環境,在連續忙碌的短暫喘息中再次充飽正能量!

2021年11月18日 星期四

[漂流] 台南溪北偏鄉早療現場,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從2019年起在台南溪北支援偏鄉早療以來,似乎才開始真正認識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周邊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每次造訪案家,都有很讓人心疼的孩子——無論是2歲多一天只吃一餐泡麵的女孩、媽媽13歲生下後置之不理由阿祖撫養的3歲男孩、4歲前從未出過遊戲床的男孩、家長為領社福補助生了卻不養的5個孩子...如此情景和條件,可想而知,孩子們都有嚴重的全面性發展遲緩和情緒行為問題,上學之後普遍也是低學業成就的問題學生。

  孩子們的家,經常是在我們家附近,或三至十幾分鐘車程的距離,真的要說起來,我們就是孩子們的鄰居,孩子們很有可能會成為我兒子未來的同學。身為鄰里,我們其實也有一份關懷的責任,但坦白說,如果我不是職能治療師,我這輩子很可能沒有機會關照到這些急須協助的孩子。

  過去在信義區從事自費早療時,孩子們通常都有相當積極的父母親,孩子雖然先天有需要加強的地方,但由於爸爸、媽媽都很努力學習,也盡可能給孩子最好的資源,只要配合療育一般都有明顯的進展。然而,在台南溪北從事偏鄉早療的這三年,有八九成的孩子都是後天環境刺激不足而導致的嚴重發展遲緩,孩子的家人對孩子的期待就是不吵不鬧、有長大就好,卻不知道對0-6歲孩子的忽略、打罵和身體限制將造成一生的影響...每次跑偏鄉早療都很心酸,因為這些孩子的發展遲緩有絕大部分都是可以預防的!我們只能在療育時段盡綿薄之力,卻很難去改變家庭系統...

  今天做到宅職能治療評估時,眼睜睜看著1歲多的「紊亂型」孩子反覆討愛卻又懼怕的矛盾表現——孩子時常雙手張開想擁抱媽媽,但身體卻害怕地往後退,後來孩子因忍不住分離焦慮而崩潰大哭,媽媽竟是衝過來對孩子叫罵髒話和一陣毒打,孩子面對發怒的媽媽恐懼地不敢伸手抱,身體則是輕靠在媽媽身上討安全感...這畫面讓我不管是身為治療師、母親和鄉親都感到好揪心...孩子是這麼愛媽媽,但媽媽不知道該怎麼對待他,只是用上一代傳承的教養方式直覺反應。跨專業團隊希望能促進孩子發展,可這個家庭反而會因為孩子越來越有自主性和行動力,換來更多的打罵...這讓我們的心情都非常糾結。

  在偏鄉早療的現場,時常有許多無力與無奈,但這也是促成「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成立的初衷。為了增進孩子們的全人發展和學習環境,我們集結了教育、醫療和社工等專業背景的爸爸、媽媽,辦理許多親職講座和親子共學活動來支持親子與社區共好,雖然我們很有可能難以直接觸及到需要幫助的家庭,但透過增進家長的教養知能,近期有越來越多關心教育的家庭主動交流,讓我們對於社會安全網的強化開始有一點小小的信心。

  讓我們看見他人的需求,也看見自己的責任。期許協會能夠以公益行動來培養更多充滿愛的「安全型」孩子,即便知道社會的缺口存在,還是能即時以關懷把缺口填滿。

2021年11月13日 星期六

[光合] Joy Space 喜悅共學空間,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1/13(六)和「Joy Space 喜悅共學空間」合作一場演講「用愛之語打造幸福親子關係」,促成了一家三口的美濃深度旅遊。

  主辦單位是加拿大爸爸Wilson、台灣媽媽Erica和四個男孩所組成的跨文化自學家庭,小福寶這三天和四兄弟一起玩,體會到在山林間自由奔放的自在生活,以及自然情境下的沈浸式英文學習,好動活潑的男孩們相聚隨時都是熱鬧的Party,實在是太瘋狂也太好玩了!

  我們在工作之餘,白天把握機會體驗美濃的客家特色,像是:糍粑(客家麻糬)DIY、美濃紙傘彩繪、拔蘿蔔,晚上和Wilson、Erica暢談世界局勢、加拿大和台灣的生活差異以及對教育的理念,很高興能結識這麼有深度的朋友,彼此都以開創性的行動來實踐理想生活,更是讓我們初次見面就有惺惺相惜的情誼。

  身心靈都有所收穫的週末,令我們和小福寶都相當期待下次見面,期盼我們為社區親子家庭的耕耘,將帶給孩子更美好的成長環境。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光合] 美國USC全球校友網絡的啟發——培養孩子具備改變世界的領導力,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因為前一陣子嚴峻的疫情延宕了許多活動,疫情趨緩的年底不是在講親職講座,就是在前往講座的路上...有很多講座中與聽眾交流的心得都來不及寫,很希望之後有空檔來一一記錄。

  明天這一場親職講座雖然即將額滿,但因為內容很特別,融合了從小到大的人際關係學習歷程,以及在USC留學時對領導力教育的體悟,還是想趁額滿前與大家分享。

  在麻豆育兒的這段時日,與鄉鎮鄰里分享過許多國際化的議題,從一開始的陌生疏離,到現在爸爸、媽媽們逐漸有地球村的共識。期待無論我們身在何處,父母對孩子的支持鼓勵和國際視野,都可以協助孩子在適合自己的舞台上發光。

--

【11/12(五)免費線上講座】美國USC全球校友網絡的啟發——培養孩子具備改變世界的領導力

時間:11/12(五)早上9:30-11:30
地點:Google Meet
講師: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主題:美國USC全球校友網絡的啟發——培養孩子具備改變世界的領導力
報名:https://forms.gle/vSaSNwpgqt6gwpqp7
內容:

  你是否常在國際新聞上,看到許多小小年紀的美國孩子透過募款、創業來改變世界?是什麼樣的社會氛圍、學校教育與家庭價值,教出這麼多具備領導力的孩子?

  江婕瑋職能治療師自小是一個個性內向、不善人際溝通的孩子,雖然課業不太需要父母擔心,但一直不知道如何與人相處,也就跌跌撞撞地直到成年。在全球擁有龐大校友網絡的美國南加州大學(USC)研究所留學時,從許多知名的商業、政治、科學、醫學、科技、藝術...等領域的校友所組成的「特洛伊家族(Trojan Family)」中,發覺除了優秀的專業能力外,團隊(Teamwork)和人脈(Connections)是校友們成功的關鍵,也是USC所提倡的核心價值,因此在支持校友互助連結的校風下學習突破人際舒適圈,參與和舉辦學生、校友活動,甚至在畢業後受邀成為USC Ambassador來大力推廣USC。

  在留學期間,婕瑋發現有好多班上同學在兒時就曾主動為公益議題募款及擁有無數創業經驗,同學們的日常真的就像在台灣時看到的國際新聞一樣,一點都不遙遠!而系上將領導力課程「Leadership Capstone」列為必修,把「到無人領域開疆闢土」當成回家作業,鼓勵創新與冒險的教育更是讓人震撼!

  11/12(五)早上我們將會透過經驗分享與聽眾交流,一同探討美國的領導力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以及我們可以如何從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歡迎有興趣的爸爸、媽媽來與我們線上討論喔!


大綱: - 內向女孩的人際關係學習歷程
- 美國USC全球校友網絡的啟發
- 領導力竟是醫學院研究所的必修課程?!
- 為什麼這麼多美國小孩有公益募款、微型創業經驗?
- 美國校園和家庭中無所不在的領導力教育
- 如何從生活中的小事培養孩子的領導力?
- 討論與總結

參考新聞:
一張獎狀,讓5歲女孩拯救百萬非洲小孩!
https://www.cw.com.tw/article/5062022
https://nothingbutnets.net

超巧克力棒!美國男孩畫繪本為罕病好友籌醫療費
https://kingcar.org.tw/action-news/280
http://chocolatebarbook.com

賣無糖糖果年賺百萬美金!13歲女:希望每個小孩都無蛀牙
https://businessfocus.io/article/77993/
https://shop.zollipops.com

4歲創業、10歲拿到百萬台幣的投資!美國這個12歲小女孩,靠「秘密配方蜂蜜檸檬水」成為CEO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20222
https://www.meandthebees.com

12歲沈芯菱創安安免費教學網,助千萬學子
https://www.twhope.org/intro
http://www.anan1.webnow.biz



講師學經歷:

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現任》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理事長
台灣非營利組織領導力發展協會 理事
芙莉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國立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業界講師
社團法人臺灣家庭醫學醫學會 顧問
財團法人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 督導
財團法人自由空間教育基金會 顧問
臺北市三民幼兒園 顧問
USC Ambassador

《學歷》
美國南加州大學 職能科學暨職能治療研究所 碩士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 職能治療學系 學士

《證照》
考選部醫事人員專技高考職能治療師高等考試及格
美國南加州大學 Lifestyle Redesign®、體重及糖尿病管理、慢性疼痛及頭痛管理、創造生活平衡之生物心理社會面專業認證
美國諮商師認證委員會 全球職涯發展師(GCDF)
美國國家催眠師協會(NGH) 催眠治療師
愛家文化事業基金會親密之旅:愛家婚戀情商與自我成長課程 初階、進階帶領人

《經歷》
南臺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 兼任講師
臺北市凱薾診所 顧問
臺北市祐生復健科診所 顧問
臺灣職能治療學會 論文審查委員
歐緹斯特職能治療所暨兒童發展中心 職能治療師
新北市學校系統 巡迴職能治療師
美國國家催眠師協會 催眠治療師

《授課》
曾受邀至大學(臺大、成大、長庚、長榮、中原、中山醫、中國醫、高醫、義守、北科大、南臺、育達、USC)、企業(吉田建設、華康、貝殼窩、貝殼食堂)、教育體系(台北市教育局、北一女、後勁國中、太平國小、三民幼兒園、福林幼兒園、寶仁幼兒園、AKHO、EducationUSA、南瀛/麻豆/佳里/善化/歸仁親子館、西港/山上圖書館、政大書城、台南市家庭教育中心)、醫療體系(衛福部、新北市衛生局、北市聯醫、亞東醫院、雙和醫院、大千醫院、麻豆新樓、高雄市OT公會、凱薾診所、如康PT所、愛迪樂)、宗教團體(士林真理堂、士林耶穌君王堂、洛杉磯天仁佛堂、育麟書院)、扶輪社(臺北市雙溪、高雄市港都)、非營利組織(復健醫學發展協會、臺灣醫事繼續教育學會、中華健康促進暨兒童發展專業協會、社造學會、崇禮文教、向上、雙福、利伯他茲、臺北YWCA、北投文化、天使心、伯利恆、環境友善種子、八德榮家、成都伊甸、成都雲公益)等單位演講,及擔任節目專家來賓。

《專長》
生活型態再設計、嬰幼兒潛能開發、全球職涯發展、親職教育

主辦單位: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2021年11月6日 星期六

[光合] 從美國遠距小兒職能治療——探討台灣遠距早期療育的可能性,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下午在線上分享「從美國遠距小兒職能治療——探討台灣遠距早期療育的可能性」, 這是 衛生福利部 委託、苗栗縣衛生局指導、 大千醫院 所承辦的視訊早療繼續教育課程,全台有近1000位醫療人員報名,包括:醫師、臨床心理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社工師...等,表示在後疫情時代,台灣從中央到基層,遠距醫療實務是大家都相當重視的,畢竟偏鄉醫療資源不足一直是個議題,未來世界疫情的變化也會直接影響到我們日常的醫療模式。

  在課程中,整理了從2014年和前輩 Tammy Richmond 學習Telehealth以及加入美國遠距醫療協會( American Telemedicine Association, ATA)會員以來,我們觀察到2014年至2021年美國遠距職能治療的發展。

  還記得USC碩士班選修「OT584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Telehealth Technologies in OT」時,系上認為Telehealth是非常有前瞻性的一門課,開了多場說明會後,同學們覺得工作上不太有機會用到Telehealth,只有我和另一位博士生修課,是超精緻的2人小班。直到2020年疫情爆發,Telehealth從小眾議題突然被高度關注,原本習慣面對面治療的職能治療師開始要學習調適新的工作方式,網路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非常多遠距醫療專家開創的自費Telehealth的教育訓練課程、線上評估和治療媒材,眾人的投入促使遠距職能治療一下有了突破性的進展,現在Telehealth對很多美國職能治療師來說已經是日常了,世事的變化真的很大。

  在2小時的梳理,我們說明世界職能治療師聯盟( World Federation of Occupational Therapists (WFOT))和美國職能治療師學會(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 AOTA)的Position Paper是如何定義Telehealth和職能治療師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列出美國醫療人員常用的醫療視訊會議軟體清單、相關法規與保險制度,透過遠距早期療育的實證研究來加強大家對Telehealth成效的信心,以及可運用在Telehealth的授權線上評估和遠距職能治療的範例影片,盡可能把已知的美國遠距職能治療近況做完整的介紹。

  學員們不知道的是,這場嘔心瀝血準備的講座,差點就開天窗了!在演講開始的前半小時,我的Webex因為Mac系統問題突然無法開啟,趕快換成另一台公司剛買的辦公電腦,結果因為太新了,沒有可以開啟簡報的應用軟體...幸好用Google雲端還可以顯示,差點就要在數百人面前欲哭無淚,超驚險!(講題還是Telehealth...)

  在前一陣子WFH後,我們發現家長對線上親職教育和遠距醫療的接受度高很多,這可能會是台灣遠距早期療育進展的契機,而醫療人員除了學習Telehealth的相關知能和熟悉軟硬體操作,講座前的突發狀況也再次提醒我們Plan B在遠距醫療服務中重要性可能超過我們的預期呢。

--

時間:2021/11/07(星期日)8:30-17:10
地點:Webex線上課程
主題:110年度早療課程-視訊早療經驗分享

課程簡介:
  現今科技進步,通訊技術和各式各樣數位裝備不斷翻新,遠距醫療的方式也推層出新,從電話訪談、收集數據,到視訊看診、遠距手術,科技的創新也讓醫療多了便利性。對於山地、偏鄉、離島的孩童或是遇到重大危難情形,早療要如何跟上時代,結合創新科技持續提供孩童療育資源是重要議題,本次課程邀請資深講師分別對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職能治療、心理治療領域分享遠距早療/視訊關懷經驗,希望能讓早療人員學習到不同的遠距早療模式及執行遠距早療要注意的事項。

課程內容:
8:30~10:30
遠距早期療育-以物理治療為例
孫世恆 副教授/物理治療師

10:40~12:10
遠距早期療育-以語言治療為例
林婉臻 語言治療師

13:30-15:30
從美國遠距小兒職能治療——探討台灣遠距早期療育的可能性
江婕瑋 理事長/職能治療師

15:40-17:10
遠距視訊關懷-以社交互動團體為例
黃婉婷 臨床心理師

指導單位:苗栗縣衛生局
承辦單位:大千綜合醫院
委託單位:衛生福利部

[光合] 親子食品科學實驗——好玩的雞蛋,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11/7(日)早上的食品科學課是由陪伴我和小福寶一起長大的媽媽朋友——劉亦綾所帶領,同樣從台北都會區嫁到台南麻豆的我們,聚在一起時,總可以暢談許多育兒各階段的覺察與成長和鄉間生活的冒險與衝擊,亦綾是我想家時一解鄉愁的好朋友,有她一句「我懂妳」,就有了彼此支持的溫暖。

  亦綾同時是從2018年共學社團草創至2020年協會成立的重要伙伴,我們都很希望能夠保有孩子的快樂童年以及增進對廣大世界的探索與認識,一直以來很努力透過辦理親子共學活動,以身作則促進爸爸、媽媽們釋放專業知能給孩子們,一位爸爸/媽媽僅有一段生命經驗,但許多爸爸、媽媽的分享,孩子就能了解各式各樣的角色觀點和人生選擇,即便在鄉下成長,視野也可以無限寬廣。

  具食品科學專業的亦綾很希望能協助孩子們從親子食育中學習食品科學的小知識,發現廚房也可以是好玩的實驗室,11/7(日)特別和 臺南市麻豆區親子悠遊館(臺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社團法人臺南市心技能全齡學習推廣學會辦理) 合作辦理「親子食品科學實驗——好玩的雞蛋」,讓孩子們透過觀察與操作生雞蛋和水煮蛋的實驗,了解雞蛋結構、重心和比重。

  看到亦綾全家兩大一小出動,賣力地跳著雞蛋歌,穿著白色實驗衣營造實驗的情境,引導孩子們從常見的雞蛋中,發現許多神奇的小秘密,就覺得好感動,我有妳、孩子們有妳真好!謝謝妳的溫柔與付出,珍惜我們擁有的交心時刻,也期待我們未來一起與孩子經歷的美好歲月。

--

【11/7(日)STEAM親子活動】親子食品科學實驗——好玩的雞蛋
時間:11/7(日) 9:30-11:30
地點:麻豆公11公園(麻豆國中後方公園)
主題:【STEAM】親子食品科學實驗——好玩的雞蛋
講師:劉亦綾 食品科學老師
名額:15組親子
年齡:建議1.5-6歲

內容:
咕咕咕,
蛋生雞,雞生蛋?
到底是那個先哪個後呢?
雞蛋是我們日常可見的食物,那你知道雞蛋有什麼實驗可以玩嗎?
好多孩子不了解的科學小秘密都可以嘗試。
生蛋和熟蛋在旋轉時的重心有何不同、蛋在水中是像船一樣浮起來還是像石頭一樣沉下去呢?
來一場探索生雞蛋和熟雞蛋的有趣實驗吧!

大綱:
- 雞蛋歌帶動跳
- 認識雞蛋
- 生雞蛋、水煮蛋外觀與重心觀察
- 水的比重差異

講師:
劉亦綾 食品科學老師

《現任》
南科藥廠 化驗工程師
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常務理事

《學歷》
國立宜蘭大學 食品科學系

《經歷》
統一超商集團總公司 米飯實驗室 品質開發負責人 統一武藏野公司 品管人員
臺南市立麻豆國民中學 特殊教育代課老師
臺南市佳里親子悠遊館 志工老師

主辦單位:台南市麻豆親子悠遊館
承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ICD Family)






[光合] 從自製太陽能車看再生能源的應用,

文/江婕瑋 職能治療師

本文同步刊載於:Facebook江婕瑋個人頁面


  小福寶還小的時候,常常跟不同家庭一起親子共學,爸爸、媽媽們無論有沒有教育背景,都會試著在共學活動中分享彼此的專業,像是:說故事、英文、數學、科學、音樂、體能、理財、銷售⋯等等。在孩子還沒有課業壓力時,那段大人知識共享、小孩自由玩樂的時光相當快樂,我從許多爸爸、媽媽身上學到了不同領域的知識,每次親子共學都像充電一樣。

  黃馨慧工程師媽咪在共學時帶的科學遊戲一直都很受孩子們的歡迎,看運用聲波震動製成空氣砲、冰塊加鹽就能讓養樂多結凍、小蘇打粉加檸檬酸變成炸彈⋯小小孩們即便不懂原理,看到科學實驗就像欣賞精彩的魔術一樣目眩神迷!

  早上馨慧和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 合作光電的親子活動,孩子們手牽手體驗萊特瓶的電流、感受氣球摩擦的靜電、組裝太陽能車,實際了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角色,4歲小福寶對電的描述是「麻麻的,身體會有點發抖」,真的是好實際的感觸啊。

  雖然因為我的講座和活動時間衝突,沒能參加期待已久的活動,但聽老公的轉述中,孩子們都搶著舉手回答問題,看照片中孩子專注發亮的眼神,讓我感到「家長無私分享知能給大家的孩子、孩子們對學習自然充滿熱忱」是好美好美的畫面,也是成立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 的初衷與動力。

  非常感謝馨慧讓孩子們體會到玩科學的樂趣,不同專長和興趣的家長易子而教,可以讓孩子擁有更大的世界!很希望透過爸爸、媽媽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起呵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學習,原本就該是一件好玩的事,不是嗎?



【11/6(六)親子活動】從自製太陽能車看再生能源的應用

時間:11/6(六)早上9:00-12:00
地點:麻豆公11公園(麻豆國中後方公園)
講師:黃馨慧 光電工程師
主題:從自製太陽能車看再生能源的應用
內容:

  孩子是否曾經好奇電燈為什麼會亮?電風扇為什麼要插插頭才能用呢?在經過路邊的太陽能屋頂時,孩子知道太陽光可以轉換成我們日常所需要的「電」嗎?

  經常引導孩子從生活中觀察科學現象的黃馨慧光電工程師,也是4歲和6歲男孩的媽媽,將帶領親子以簡單輕鬆的方式認識「電」與「再生能源」,並DIY太陽能車讓孩子對太陽能有實際體會,歡迎您與我們一起從遊戲中學科學!

大綱:
- 什麼是電?
- 台灣發電模式
- 非再生能源vs再生能源
- 認識在我們身邊的太陽能屋頂
- 太陽能車DIY與裝飾
- 親子光電賽車趣

講師學經歷:
黃馨慧 材料工程師

《現任》
親子生活科學課程 自由講師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研究所 碩士
國立成功大學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學士

《經歷》
茂迪股份有限公司 光電工程師

主辦單位:臺南市北門社區大學
協辦單位:社團法人台灣親子國際職涯發展協會